临床医学是依托基础和临床理论,以临床实践为核心,围绕疾病预防、诊治、康复展开的应用型科学专业。通过教学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病患的临床表现,从病因、病机、病理等综合分析辨识疾病,并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的减轻病患痛苦,恢复健康。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边疆,面向全国,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伦理和法律意识、较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扎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岗位胜任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及开阔的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
学制及学位:学制为5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精神病学、眼科学、耳鼻喉与头颈外科学、皮肤性病学、口腔科学、中医学、全科医学。
就业去向:毕业生在临床医疗、预防、医学研究、康复保健等单位从事专业相关工作。
学科建设与特色专业:在学校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根据国家及云南省医学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围绕学校既定的发展目标,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学院现有1个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1个“医学遗传学”硕士培养专业和1个“医学遗传学”博士培养专业。学院高标准建设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李海潮等国内知名医学教育专家为专家组成员,充分发挥专家治学作用,全面提升学科和专业水平。学院贯彻强基础、重实践、育精英的医学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夯实医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础。强化“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实践教学,提高“床边教学”比重。积极推进新医科建设,开设“智能医学”等课程,推动交叉学科创新培养。根据医学教育要求和“小而精”的培养规模,突出精英教育理念,配齐配强本科生导师,生均所获优质教学资源达到国内领先。学院高度重视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倡学生早进入科研平台见习,开展科研训练。
育人成果:医学院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20世纪30—50年代,云大医学专业培养了谭慧英、胡素秋诸等多优秀的医学大家,为民族团结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2011年恢复重建以来,医学院在医学遗传学专业和研究方向上共计招收培养医学遗传学硕士、博士研究生超200余人,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学院目前在读博士30名,硕士41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05名。同时,学院高度重视新医科建设,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医学+X综合能力的培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生和交叉学科团队申报的《视肤鉴康——皮肤医学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革新者》项目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全国总决赛铜奖,申报的《助医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深化推进践行者》项目获得十四届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银奖。学院高度重视医学生思政教育,推动校内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外实践育人相融合,持续开展了“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下乡实践活动,活动被中国大学生等主流媒体在线报道并推选为中国大学生在线“大我青春”2022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风采类优秀作品(19035件中前200名)。2021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张荣宝同学因在“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活动中表现出色,喜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青年发展部的通报表扬。